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結合藥液表面張力與蘋果樹冠層參數預測噴霧藥液用量的方法及應用
> 什么叫熔體,表面張力對陶瓷熔體的作用機理
> 基于表面張力系數等模擬液滴撞擊熱壁面的動力學行為(二)
> 高溫高壓潤濕性及界面張力儀功能、使用范圍及應用
> 不同濃度6∶2氟調磺酸的表面張力測定儀器及結果(一)
> 單純陰離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在不同的礦化度下的界面張力
> GA、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界面張力變化(一)
> 甜菜堿表面活性劑TAC制備方法及表面張力測定(一)
> 表面張力儀應用:研究活性磁化水對無煙煤塵的濕潤作用(一)
> 溫度對甜菜堿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鋪展、發泡性能影響(一)
推薦新聞Info
-
> 礦漿表面張力對黃鐵礦與磁黃鐵礦浮選回收率的影響(三)
> 礦漿表面張力對黃鐵礦與磁黃鐵礦浮選回收率的影響(二)
> 礦漿表面張力對黃鐵礦與磁黃鐵礦浮選回收率的影響(一)
> 各種共存陽離子的水化能力、稀土萃取過程的界面鹽效應微觀機制研究
> 香蘭素基聚氧乙烯醚動態表面張力測定及在氣/液界面的吸附行為研究(二)
> 香蘭素基聚氧乙烯醚動態表面張力測定及在氣/液界面的吸附行為研究(一)
> ?警惕表面張力誤差!實驗室濕度控制對超微量天平的3大影響
> 警惕!表面活性劑過期:被忽視的百萬元研發損失風險
> 馬來酸酐為聯接劑,合成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性能測試
>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的影響(三)
礦漿表面張力對黃鐵礦與磁黃鐵礦浮選回收率的影響(一)
來源:礦業工程 瀏覽 13 次 發布時間:2025-08-06
摘要:硫化礦是有色金屬浮選的關鍵目標礦物,其浮選效果備受關注。以載金礦物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為對象,通過表面張力檢測,探討了礦漿濃度、粒度、伴生礦物、捕收劑及起泡劑等因素對礦漿表面張力的影響。純礦物浮選試驗探究了礦漿表面張力對兩種礦物浮選回收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礦漿濃度增加時,表面張力先下降后升高,二者最佳礦漿濃度均為30%;粒度減小,黃鐵礦表面張力明顯下降,磁黃鐵礦礦漿表面張力變化不大;方鉛礦是常見伴生礦物中礦漿表面張力最低的礦物;MA-1是提升黃鐵礦回收率及降低其表面張力的優選捕收劑,丁基黃藥對磁黃鐵礦表面張力降低效果最明顯,也是其優良捕收劑;HX-609和2號油分別為黃鐵礦和磁黃鐵礦的起泡劑,低用量下即可達最佳回收率和最低礦漿表面張力。分析顯示,礦漿表面張力降低,黃鐵礦與磁黃鐵礦的回收率均顯著增加。因此,硫化礦浮選中可通過降低礦漿表面張力來改善回收效果。
引言
黃鐵礦與磁黃鐵礦作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硫化礦物,亦是遼東半島及膠東半島地區金礦床中金元素的主要賦存礦物。黃鐵礦具有天然的疏水性,因此浮選成為回收該礦物的主要技術手段。然而,磁黃鐵礦的化學式為Fe1-xS(x=0~0.223),其具有同質多象變體及多種超結構類型,化學組成的不穩定性導致其礦物性質呈現多樣性。因此,不同類型的磁黃鐵礦在可浮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其可浮性表現可能完全相反。
礦漿表面張力是評價浮選過程中表面活性劑活性的關鍵指標。在任何相界面,由于粒度、組成等的差異,會在相界面間產生非均勻力場。表面張力即用于表征該界面上不對稱吸引力的強度,它能夠增強礦粒的疏水性及在氣泡上的附著能力,從而促進目標礦物的高效浮選。因此,通過考察礦漿表面張力,可以研究浮選藥劑與浮選礦物顆粒在三相界面的作用。將礦漿表面張力的變化規律同浮選效果相聯系,對于浮選藥劑制度的制定與優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在浮選藥劑方面,硫化礦適宜的捕收劑包括黃藥類、黑藥類、酯類及其衍生物。黃藥類是目前應用最廣的硫化礦捕收劑,主要包括丁基黃藥、MA系列、Y89等。由于黃藥類捕收劑通常不具有起泡性,因此需要與起泡劑配合使用。對于黃鐵礦,起泡劑以烴油類為主,包括松油、煤油、松醇油(又名2號油)等,此外,以HX-609為代表的改性起泡劑由于兼具捕收性能,也是硫化礦適宜的起泡劑。黑藥類和酯類捕收劑因其對共伴生游離金礦物具有較好的選擇性,是黃鐵礦較適宜的捕收劑,代表性藥劑包括丁銨黑藥和Z200。由于這些捕收劑自身具有起泡性能,因此在使用時無須額外添加起泡劑,不僅簡化了藥劑制度,也降低了藥劑用量。因此,本研究選取了丁基黃藥、丁銨黑藥和MA-1 3種捕收劑,2號油、HX-609、丁銨黑藥3種起泡劑。
本文以某黃金礦山硫化礦為研究對象,通過考察礦漿濃度、粒度、伴生礦物、捕收劑和起泡劑等不同因素下,黃鐵礦與磁黃鐵礦的礦漿表面張力,深入探討了硫化礦在不同浮選藥劑體系下的浮選特性。該研究對于改良并研發效果優良的浮選藥劑體系、簡化藥劑制度并優化浮選工藝指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試驗原料與方法
1.1試驗原料
試驗所用礦石為某黃金礦山硫化礦,其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其他純礦物為網上采購。
由表1可知:試驗所用礦石金品位為1.60 g/t,硫品位為1.86%,為含金硫鐵礦。
1.2 XRD分析
取適量待測粉末狀樣品,壓片制備厚度為1.5~2 mm的平整試片。將試片置于X射線衍射(XRD)儀中進行檢測,通過設定儀器參數,獲得礦樣XRD譜圖。黃鐵礦與磁黃鐵礦XRD譜圖見圖1。
由圖1可知:試驗所用黃鐵礦與磁黃鐵礦純度較高,均達到90%以上,雜峰很少,符合試驗要求,可以用作后續試驗研究。
圖1黃鐵礦與磁黃鐵礦XRD譜圖
1.3礦石嵌布特征
通過反光顯微鏡對純度符合要求的礦石嵌布特征進行了測定,測定結果見圖2、圖3。
圖2黃鐵礦嵌布特征
圖3磁黃鐵礦嵌布特征
由圖2可知:黃鐵礦主要以中、晚期結晶形式存在,其特征表現為粒徑較小、拋光度優良及自形性較差。該礦物主要分布在脈石礦物的裂隙或顆粒間隙中。
由圖3可知:磁黃鐵礦在礦石中主要以嵌布形式存在,主要嵌布于脈石礦物粒間,少量嵌布在脈石礦物裂隙中。嵌布于脈石礦物粒間的磁黃鐵礦粒度以大于0.037 mm為主,而嵌布在脈石礦物裂隙中的磁黃鐵礦多呈細脈狀構造產出。常見金礦物與磁黃鐵礦連晶嵌布于脈石礦物粒間,這表明磁黃鐵礦與金礦物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磁黃鐵礦同樣是主要載金礦物。